
新聞中心
廣州日報:海格通信北斗“廣州芯”成功實現明察秋毫
- 分類:企業新聞
- 作者:陳標杰
- 來源:廣州日報
- 發布時間:2019-06-28 19:45
- 訪問量:
【概要描述】6月10日,《廣州日報》在A4要聞版以“‘廣州芯’成功實現明察秋毫”為題,報道了海格通信(SZ 002465)的國內首個大型綜合體立體防控平臺“超維智腦”,以及國內首個支持北斗三號應用的基帶+射頻全芯片解決方案,宣告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州力量”。
廣州日報:海格通信北斗“廣州芯”成功實現明察秋毫
【概要描述】6月10日,《廣州日報》在A4要聞版以“‘廣州芯’成功實現明察秋毫”為題,報道了海格通信(SZ 002465)的國內首個大型綜合體立體防控平臺“超維智腦”,以及國內首個支持北斗三號應用的基帶+射頻全芯片解決方案,宣告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州力量”。
- 分類:企業新聞
- 作者:陳標杰
- 來源:廣州日報
- 發布時間:2019-06-28 19:45
- 訪問量:
6月10日,《廣州日報》在A4要聞版以“‘廣州芯’成功實現明察秋毫”為題,報道了海格通信(SZ 002465)的國內首個大型綜合體立體防控平臺“超維智腦”,以及國內首個支持北斗三號應用的基帶+射頻全芯片解決方案,宣告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州力量”。
廣州市加快培育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了6大新興產業集群,憑借著硬實力成功獲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上榜“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特色優勢明顯、技術創新能力較強、產業基礎雄厚的地方”激勵名單。從北斗“中國芯”,到“超維智腦”,背后是廣州戰略性新興產業日新月異的發展。敬請關注以下詳細報道。
《廣州日報》報道
國內首個大型綜合體立體防控平臺—“超維智腦”,以及國內首個支持北斗三號應用的基帶+射頻全芯片解決方案近日重磅發布,宣告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州力量”。
記者從廣州市發改委獲悉,廣州市加快培育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了6大新興產業集群,憑借著硬實力成功獲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上榜“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特色優勢明顯、技術創新能力較強、產業基礎雄厚的地方”激勵名單。
海格通信“超維智腦”
在地質形變監測等應用中可實現毫米級位置感知
5月22日,在第十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廣州本土企業海格通信對外同時發布兩款“中國芯”,全頻點覆蓋的衛星導航高精度芯片——“海豚一號”基帶芯片、北斗三號RX37系列射頻芯片。兩款芯片的組合應用是國內首個支持北斗三號應用的基帶+射頻全芯片解決方案。
同一天,國內首個大型綜合體立體防控平臺——“超維智腦”也發布,采用的是基于海格通信北斗高精度多源融合定位技術、MAR移動增強現實技術實現的全人群主動與被動定位跟蹤、全場景實時感知和全自動無人機機動(無人工控制)應用。
“北斗三號RX37系列射頻芯片誕生在科學城,是地道的‘廣州智造’??焖龠\動的無人機、無人車、機器人,搭載了‘海豚一號’以及北斗三號RX37系列射頻芯片后,便可實現每秒100次的定位更新,實時定位精度可達到厘米級。在地質形變監測等應用中,甚至可以實現毫米級的位置感知。”海格通信介紹,兩款芯片可助力于如無人碼頭、智能貨場等一系列場景進行高精度智能操作,利用高精度定位引導機器人、無人車、無人機進行自動裝卸和移動。
‘超維智腦’是北斗多源融合技術落地應用成果之一,是一套大型綜合體室內外作戰平臺,能對隱匿于茫茫人海中的目標人物進行生物識別、跨鏡追蹤以及行為比對分析,協助公安機關快速鎖定嫌疑人。同時也能讓公安、消防、物業等人員第一時間了解自己的位置以及周邊的環境,讓科幻照進現實。” 海格通信副總工程師、北斗產業集團副總經理李歡介紹,超維智腦平臺甚至能指揮無人機自主跟蹤車輛、人員,無需飛手人工飛控。同時協同調用附近警力,預設出室內外最快封控路線進行抓捕。
海格通信北斗芯片
多個百億級產業基金成立
推動形成6大新興產業集群
從北斗“中國芯”,到“超維智腦”,背后是廣州戰略性新興產業日新月異的發展。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對2018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其中廣州市成功入選 “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特色優勢明顯、技術創新能力較強、產業基礎雄厚的地方”。2019年廣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將獲國家支持,將推動有關金融機構優先給予綜合性金融支持,推動相關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優先在上述地方設立子基金。
據廣州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廣州市加快培育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廣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規劃框架下,廣州進一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出臺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新能源汽車發展若干意見》等政策措施;分別成立了總規模均達100億元的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軌道交通等產業發展基金;2016-2018年共安排專項資金31.4億元支持一批戰略新興產業項目,推動形成了6大新興產業集群。
2018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4090.98億元,占GDP比重17.9%,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8%,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增長2.5倍和2倍。新興產業正成為廣州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今年一季度廣州經濟運行顯著特點是,結構性指標繼續向好,新動能比例持續增加,新動能的增長速度高于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
高新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5倍
2018年廣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大幅增長1.5倍,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增長191.8%)、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60.2%)等成為帶動高速增長的主力軍。2019年廣州市重點建設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95個,總投資達2798億元。
新型研發機構數量居全省第一
截至2018年,廣州共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0家、國家工程中心20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5家;建成新型研發機構50家,數量居全省第一。
稅收環境“七個全國率先”
廣州正打造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廣州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行動計劃實施,印發《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計劃》等系列文件,推動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等改革任務,實現工商登記“領跑全國”,工程審批“高速公路”、稅收環境“七個全國率先、一個全省率先”。
與港澳共建30多個科技創新平臺
據介紹,依托廣州市與港澳共建的30多個科技創新平臺、40多個合作項目等基礎,深化創新交流合作,共同推進新興產業融合發展取得突破,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來源:廣州日報 記者耿旭靜
通訊員:徐利欣
編輯:陳標杰

陜ICP備14000243號 傳真:029-87660062 電話:029-87660064 地址:西安市高新區科技三路68號
版權所有:陜西海通天線有限責任公司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西安